
近年来,祁阳市大江灌区利用水利工程建设,吸纳灌区附近的农村剩余老年劳动力就业,既及时处理了渠系水利设施的安全隐患,确保了灌区农业丰产增收,又为农村剩余老年劳动力提供了就业舞台,增加了村民的收入。
近日,八宝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热闹非凡,20余名工人每天准时到场,铆足干劲抢抓工期,推动项目建设。“我已经70岁了,这两年在大江灌区渠道上做一些清淤扫障、小修小补、临时应急工程等事情,干活既不累,又可以在家门口赚钱,解决了一家的日常生活开支。”八宝镇上百里村村民张继宝高兴地说。
村民们口中所说的“在家门口挣钱”,正是灌区利用险工险段、水毁修复、防汛抢险、抗旱应急、冬季维修养护、小修小补等水利工程建设,给群众带来的最直接的实惠。与张继宝一样,在肖家镇慈源新村,陈明亮老大爷也有同样的感受。这几年他一直在离家较近的太平、白鹭、慈源新村段渠道上从事清理垃圾、清淤扫障、小修小补等工作,每年能拿到2000-3000元的劳务工资。“一天八个小时一百多块钱,有时候加班稍微多一点,最让我高兴地是能在家门口就业务工,陪伴家人。”
据了解,大江灌区在实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,除了有序组织附近的群众,当地还注重提升群众劳动技能,切实激发群众用勤劳双手致富的内生动力。“按照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、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的原则,务实开展项目储备、资金争取、项目推进、群众务工组织、劳务报酬发放等工作,助力农村群众就业增收,助推乡村振兴”大江水库管理总支书记、所长周亮介绍。2021-2023年大江灌区在水利工程建设上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,解决农村老年劳动力出工近1800人次,支付劳动力资金近40万元,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就近就业,有力提升了群众稳定增收能力。
责编:周红艳
来源:祁阳市融媒体中心
市委书记蒋良铁专题
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向子顺专题
祁阳“两违”建筑及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“回头看”专栏
改革潮涌 三湘竞发——聚焦2025湖南省两会
字在浯溪 祁阳有戏
祁阳市“两重”“两新”送解优专项行动
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
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
下载APP
分享到